Friday, June 6, 2008

咖啡的來源...

咖啡的發源有種多樣傳說,其中之一是根據羅馬語言學家羅士德.奈洛伊(1613-1707)的記載:大約在紀元六世紀時,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,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,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異常興奮雀躍,經過細心觀察發現,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,卡爾好奇地嚐了一些,發覺這些果實非常香甜美味,食後自己也覺得精神非常爽快,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。後來,一位回教徒經過這裡,便順手將這種不可思議的紅色果實摘些帶回家,並分給其它的教友們吃,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傳開來了。所以,咖啡很可能在六世紀時就開始種植。一開始人們只是吃咖啡的葉子及豆子(當時叫做bunn),大約在十六世紀時,咖啡的烘焙及沖泡方法陸續被發明,而且一直被延用到如今。時至今日,咖啡已是部份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第一主角了。目前,人們品嚐咖啡通常分為單品咖啡及花式咖啡,單品咖啡即純以咖啡豆沖泡而成,除了糖與奶精外,不添加其它原料,比如藍山、曼特寧咖啡等。花式咖啡顧名思義就是添加不同原料,以增添咖啡的風味,比如拿鐵、卡布奇諾等。


【世界咖啡史】
六世紀:衣索比亞牧羊人發現紅色咖啡果實
十一世紀:阿拉伯商人將咖啡傳至歐洲
十三世紀:以阿拉伯為中心的伊斯蘭教利用烘焙和研磨生豆的方法飲用咖啡
十六世紀:
1529 年維也納人Franz Geora Kolschitzky 成立歐洲第一家咖啡店,他也開啟了咖啡加牛奶喝法的風氣
1554 年在伊斯坦堡咖啡已成為黑色金子,十分流行

十七世紀:
1607 年引進北美
1645 義大利咖啡館成立於威尼斯
1652 年第一家的英國咖啡館開幕開起咖啡飲用習慣
1668 年咖啡取代啤酒成為New York 的早餐飲料
1672 年第一家法國咖啡
1690 年藉著走私阿拉伯地區的咖啡種子,荷蘭成為第一個咖啡栽種和轉口的國家,主要的栽種地方為錫蘭和爪哇

十八世紀:
1706 年第一次爪哇運送咖啡至荷蘭
1718 年法國海軍上將校德克魯用自己的飲用水,灌溉咖啡幼苗,而種植於法國領地馬爾其尼克島,不久後咖啡就廣為傳到中南美州,事實上 90%的世界咖啡栽培,便從此地散播出來的
1721 年柏林的第一家咖啡館開幕
1773 年由於波士頓的紅茶事件,咖啡成為美國普遍的飲料十九世紀發明蒸氣加壓的Espresso

十九世紀:發明蒸氣加壓的Espresso

二十世紀:
1900 年 Hill 兄弟以真空罐包裝烘焙好的咖啡,在當地到處充滿烘焙店和研磨機
1901 年住在芝加哥的化學家日裔美人 Satori Kato 發明了即溶咖啡
1903 年德國的進口商Ludnig Roselius發明了將咖啡因去除而不破壞咖啡原味的製造流程,稱為(Sanka)
1923 年Sanka登陸美國
1906 年住瓜地馬拉的英籍化學家 George constant Washiogton 開使始即溶咖啡的大量製
1938 年雀巢公司協助解決巴西咖啡生產過剩的問題,雀巢咖啡 Nescaf`e 於瑞士應運而生

【台灣咖啡史】
十八世紀:
1884 年 (光緒10年) 英人引入在台北三峽試種,日據時代,日人看台灣氣候土壤適合咖啡,遂自國外引進「阿拉比卡」,在北部試種成功,便在知本、瑞穗大量投資種植,產量佳

十九世紀 :
1941 年台灣咖啡產量豐富、品質風味佳,造就咖啡在台灣的全勝時期,不久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,咖啡銷售成問題,又乏人照顧,農人改種稻米,日本戰敗撤,咖啡乏人問津之後便末落了。目前具較規模的是安通及惠蓀

二十世紀:
1931 年左右,日本木村cafe公司在嘉義種植咖啡,隨後又在花蓮瑞穗種植
1950 年隨美軍協防台灣,即溶咖啡引進台灣,初期只有雀巢咖啡
1960 年是蜂蜜咖啡館時代,當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曾經一度是國內文壇作家的著名聚會所1962 年第一次國際咖啡協會成立
1963 年安通農場開始種植咖啡
1980 年書坊結合的書香咖啡屋,中南部則流行庭園咖啡屋
1990 年個人品味的歐洲風格咖啡店、日式咖啡店及目前最興盛的咖啡連鎖店


【咖啡的產地】
以赤道為中心、南北緯約25度之間的環狀地帶為最適合栽種咖啡的區域,此區間稱之為「Coffee Belt」或「Coffee Zone」。但並非在這地域內的任何地方都可培育出好的樹林。平均氣溫 15~25 度的溫暖氣候,平均年降雨量 1500~2000mm,雨季時開花,乾燥期為收穫季正好符合咖啡成長週期,而且還有肥沃的火山灰質土壤,適合栽種。陽光是促使樹木成長及果實成熟之必要條件,為能充分發揮光合作用,適度的陰涼是不可或缺的。依據產地,在咖啡園的周圍會種植遮蔭樹,在牙買加大多使用香蕉樹來當作遮蔭樹,或是種植向日葵。海拔高的地方所栽種的咖啡以哥倫比亞、中美洲所產的品質佳,其中海拔800~1200公尺、山岳斜面所栽種的牙買加之藍山,其品質則為最上等。

【咖啡豆的烘焙】
烘焙的基本概念:    
一 豆:須熟悉原豆的分辨方式及挑選方法。    

二 鍋:須熟悉烘焙機器之特徵、構造及材質。    

三技術:時間、程度、溫控、辨視能力之培養。

咖啡的顏色、香氣、味道是透過烘焙過程的複雜化學變化所造成的。烘焙是以「熱」來處理原料的風味,咖啡香會隨熱度起變化,故烘焙時間宜盡量縮短。基本上可將烘焙由淺至深分成下表八個階段:烘 焙 度味 道 的 特 徵
Light Roast小麥色,微香、微醇
Cinnamon Roast肉桂色,微香、美式烘焙
Medium Roast栗子色,美式烘焙
High Roast香氣和顏色皆良好
City Roast此為紐約傳來的烘焙方式
Full City Roast應用在冰咖啡豆
French Roast法式烘焙。表面會浮出油脂,黑色、具獨特香味
Italian Roast豆子遭炭化而非常黑,無香、焦臭,
Espresso、Cappuccino 屬此種

【如何鑑賞咖啡】
喝咖啡就應該像品味一杯美酒(Wine)一般,細細的品味才能體會其精粹。不論是用何種方式沖調出的咖啡,都不必急著一口入肚。先聞聞咖啡的原香,然後小啜一口試試原味,再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糖,並用小湯匙攪拌,趁著攪拌的咖啡漩渦,緩緩加入奶精,讓油脂浮在咖啡上,一方面可以保溫,另一方面,咖啡的熱度也可蒸發奶香。
咖啡要趁熱飲用,因為它的滋味與香氣會隨著冷卻而打折扣。喝咖啡不僅要適溫也要適量,一般注入杯中約七、八分,恰好的份量不僅使味道活現,飲用時也俐落輕巧。遵循這樣的品味方式,您所品味的咖啡便顯得愈加的美味了。
咖啡的美味總是與溫暖的心意並存的,以正確的方式欣賞一杯好咖啡,不僅更容易欣賞咖啡的美味,也不至於辜負沖泡者的心意。
一杯好咖啡,應該是清澈明亮、透明度良好的。濃度與混濁是不同的,一般來說,造成咖啡混濁的原因,不外乎下列幾項:
◎混入有缺點的咖啡豆 
◎烘焙不良 
◎咖啡豆或粉放得太久 
◎沖泡過剩(沖泡溫度太高、沖泡時間過長、沖水方式太粗暴…)
將湯匙放入好的咖啡時,湯匙的光芒會反射得閃閃發光;然後舀一湯匙起來滴回去,會發現在掉落的那一瞬間,咖啡液會形成寶石般的珠形滑過表面,這才稱得上是一杯潤澤有透明度的咖啡。喝咖啡請趁熱,因為咖啡中的單寧酸很容易在冷卻的過程中起變化,而使口味變酸,自然影響咖啡的風味。正式開始喝咖啡之前,先喝一口冰水,冰水能幫助咖啡味道鮮明地浮現出來,讓舌頭上的每一顆味蕾,都充分做好感受咖啡美味的準備。先趁熱喝一口不加糖與奶精的「黑咖啡」,感受一下咖啡在未施脂粉前的風味。然後加入適量的糖,再喝一口,最後再加入奶精。依照上述的過程享受一杯好咖啡,不僅能體會咖啡不同層次的口感,而且更有助於提升鑑賞咖啡的能力喔。

No comments: